结肠炎和结肠癌症状有何区别
结肠炎和结肠癌的症状有相似点,临床如何区分?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肠胃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很高。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泄是主要症状。
结肠炎和结肠癌在症状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那么两者具体有哪些区别呢?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泄、粘液脓血便、常常有大便的感觉但排便后感觉不净。
严重者伴有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其症状与结肠癌有相似之处。结肠癌在肠壁上形成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粪便的积存刺激肠壁造成腹泄,肿瘤侵犯血管或溃破造成便血,这些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应该注意鉴别诊断。
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区别
结肠炎患者,腹痛后欲大便,排便后疼痛缓解,想大便的感觉随之解除,每次均能排除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黏液和浓血,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如腹胀不放屁。而结肠癌患者,脓血、黏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腹部坠胀,排便后便以不会明显减轻,排便不净,疼痛多在晚期出现。
溃疡性结肠炎应积极治疗,少部分有癌变的可能。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