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科学的解释肿瘤标志物吗?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因肿瘤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或机体对肿瘤产生反应而异常变化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自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在临床上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肿瘤的发现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标志物逐渐被发现,且特异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具有代表性的有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肿瘤DNA,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肿瘤miRNA和肿瘤干细胞等;肿瘤标志物的联合诊断技术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针对不同肿瘤的多标志物联合诊断大大提高了肿瘤检测的灵敏度。随着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方法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本文对肿瘤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其深入研发提供参考。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类别和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
肿瘤标志物的主要特征及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评价标准,肿瘤标志物应具备以下特征:
1) 必须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检测到;
2) 在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中含量较低;
3) 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应该能在罹患该肿瘤的大多数患者中检测出来;
4) 临床上尚无明确肿瘤诊断证据之前就能测出;
5) 肿瘤标志物的量较好能反映肿瘤的大小;
6) 6)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肿瘤特异性(即在良性疾病时该标志物水平不应升高)、器官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能提示微量瘤细胞的存在)。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