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幸存者会比常人更容易患有心脏疾病的可能
癌症幸存者一般都存有“心脏毒性”,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认知较少,所以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癌症幸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癌症患者预后对非癌症风险的认知。既往《柳叶刀》上的研究已经证明:与普通人群相比,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确诊癌症的幸存者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
我们知道肥胖、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癌症患者还接受放射和化疗等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治疗,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心脏毒性”。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认知较少,所以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癌症幸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提高癌症患者预后对非癌症风险的认知。
该研究发现: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美国癌症幸存者中约35%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而正常人中约2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说:“我们不希望人们从癌症中活下来后却过早死于心脏病或中风,所以我们想让癌症患者和医疗人员意识到这种潜在风险。”研究人员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7年-2016年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选取了15095名,介于40-79岁的无心血管疾病史的成年人数据(平均年龄=55.2岁,女性为53.0%),其中约13%的人有癌症病史。
这项研究的优势之一是研究规模大,可以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年龄段进行分析。睾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幸存者与60多岁正常人相比,其10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特别高。当研究人员通过癌症状况比较个体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他们发现在癌症幸存者中年龄较大、收缩压较高和有糖尿病的个人病史更为常见。
研究数据显示:有癌症史的个体与没有癌症史的个体相比,10年ASCVD风险升高的几率更高(OR=3.42,95%CI:2.51-4.66)。特别是,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肺癌、黑色素瘤或睾丸癌患者10年ASCVD风险升高的几率为2.72-10.47。此外,年龄是一个影响因素:在60-69岁的人群中,有癌症史的人患10年ASCVD风险增加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24倍(95%可信区间:1.19-4.21),但与其他年龄组无关。
美国目前约有1700万患有癌症,到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到2600万。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醒研究人员和医疗保健提供者必须关注不断增长的癌症幸存者,尤其是年轻人。如果研究人员发现年轻人中癌症的发病率继续增加,那么未来他们就需要朝年轻癌症幸存者心血管发病率这个方向去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还表示:还有可能开发出一种专门考虑癌症幸存者风险评估的工具,从而可对该人群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该研究发现: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美国癌症幸存者中约35%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而正常人中约2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说:“我们不希望人们从癌症中活下来后却过早死于心脏病或中风,所以我们想让癌症患者和医疗人员意识到这种潜在风险。”研究人员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7年-2016年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选取了15095名,介于40-79岁的无心血管疾病史的成年人数据(平均年龄=55.2岁,女性为53.0%),其中约13%的人有癌症病史。
这项研究的优势之一是研究规模大,可以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年龄段进行分析。睾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幸存者与60多岁正常人相比,其10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特别高。当研究人员通过癌症状况比较个体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他们发现在癌症幸存者中年龄较大、收缩压较高和有糖尿病的个人病史更为常见。
研究数据显示:有癌症史的个体与没有癌症史的个体相比,10年ASCVD风险升高的几率更高(OR=3.42,95%CI:2.51-4.66)。特别是,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肺癌、黑色素瘤或睾丸癌患者10年ASCVD风险升高的几率为2.72-10.47。此外,年龄是一个影响因素:在60-69岁的人群中,有癌症史的人患10年ASCVD风险增加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24倍(95%可信区间:1.19-4.21),但与其他年龄组无关。
美国目前约有1700万患有癌症,到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到2600万。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醒研究人员和医疗保健提供者必须关注不断增长的癌症幸存者,尤其是年轻人。如果研究人员发现年轻人中癌症的发病率继续增加,那么未来他们就需要朝年轻癌症幸存者心血管发病率这个方向去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还表示:还有可能开发出一种专门考虑癌症幸存者风险评估的工具,从而可对该人群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荐 相关文章
BNCT硼药能治疗哪些癌症?只要30分钟消灭癌细胞?
2022年已经过了一半,大家都在惋惜时间过得飞快,然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对国产抗癌硼药的期待则越来越大。据悉,早在2021年年底,重庆高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BPA硼药,并预计2023年可应用于临床。并声称这款药物可以在30分钟内清除掉癌细胞,目前主要被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脑癌和黑色素瘤等。[详细]
口腔溃疡癌变的概率高吗?如何才能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一般口腔溃疡癌变的风险比较低,溃疡反复发作者无需担忧,保持规律生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同时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每天晚上睡够7~8个小时;一周有4~5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能增强抵抗力。及时去除口腔中的残根残冠,调整不合适的假牙,吃饭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咬到口腔黏膜。[详细]
警惕,这种癌变风险高的口腔溃疡长在哪?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症状,精神高度紧绷、偏爱于辛辣刺激和干燥食物、熬夜或睡眠不足等都是其诱因。一般情况下,口腔溃疡2周左右就能自愈,但长时间不治好或反复发作就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恶性的。危险的口腔溃疡有共性,通常生长在三角区域。[详细]
新冠新毒株XE传播速度同比快10%,XF、XD又是什么“妖魔鬼怪”?
在新的报告中显示,我们发现两个陌生的病毒名词:XF和XD,这又是什么呢?新毒株XE传播速度同比快10%,XF、XD又是什么“妖魔鬼怪”?小编统一给大家解疑答惑一下:
[详细]
肿瘤怎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
很多患者就诊时听到肿瘤二字便容易感到惊慌失措,对肿瘤的性质忽略无视。其实,肿瘤也没有那么可怕,肿瘤一般分为两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详细]
涿州一洲肿瘤医院靠谱吗?河北一洲肿瘤质子治疗与放射治疗有哪些优势?
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数据,质子治疗可以使目标部位周围健康组织的辐射减少60%,同时为肿瘤本身提供更高的剂量。[详细]
你知道肿瘤治疗为什么有“5年”这个概念吗?
5年,对于肿瘤患者来讲是一道坎,如果能跨过5年就被称为“临床治好”。提起“五年生存率”,不少患者并不了解。还有人问“难道得了病,只能活5年?”简单来说,5年生存率是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在一项肾病综合征研究中,结论也提出如果5年内不复发,复发率会大幅降低到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平。
[详细]
未来 20年内全世界癌症负担将继续增加
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测至少在未来20年内全世界癌症负担将继续增加,联合国已将减少癌症负担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目标。[详细]
肿瘤医院全国哪家医院比较好?
肿瘤以及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因为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沉淀,当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有一些病灶也悄悄的在人们的身体里埋下了种子。但是医疗设备也迎来了重大的突破。在肿瘤这方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全国还是做的较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详细]
液体活检进行早期癌症检测可以吗?
2021年12月9日,ExaiBio公司宣布已完成6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获得资金将用于加速其非侵入性、基于oncRNA(orphannon-codingRNA)的新一代液体活检技术平台的进一步开发,用于早期癌症检测。[详细]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