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癌症晚期是否治疗的因素
癌症已经令人闻风丧胆,癌症晚期更让人难于接受,就中国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癌症仍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尽管人们的肿瘤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了,可是,由于许多癌症本身早期并没任何症状,常规体检也未必能检测出来,等到症状出现的时候已经属于晚期了。任何治疗都只能算是姑息治疗的。
癌症晚期该怎么办?要不要治疗?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肿瘤恶性程度
确诊肿瘤需要病理,同样的病变范围,不同的病理性质转归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一些肿瘤即使是侵犯范围很广,可是仍有治好的希望,应该争取,有一些肿瘤虽然范围不大,可是病理性质恶性度太高,治好希望很渺茫。需根据病人的状况和家庭经济以及病人求生欲望等等进行综合考虑。因而明确病理和病变范围非常重要,假使对诊断有怀疑,应该到更高一级医院去就诊。误诊对于病人而言是灾难性的。假如经济许可的话应该去看一看专家级医生,免得产生误诊。
二、病人年龄和一般状况
病人的年龄往往是医生临床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老年病人、晚期癌症、多种合并症集于一身,假若是加上家庭经济困难,那么治疗太过积极有时候也是得不偿失。试想想,一个80岁的老人,晚期癌症,治好希望非常小,要延长哪怕是几个月的时间都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那么不如采取姑息治疗手段,减轻痛苦,让他走得安然一些。假使是40岁左右的病人,家庭经济许可,哪怕是2成的治好希望都应该去争取。
三、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情况对治疗策略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尚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大部分病人的治疗都是自费的,假若家庭经济确实存在困难,而且无法获取更多的资助,对于需要支付昂贵医疗费用而且治好希望渺茫的晚期癌症病人来讲,有时候又不得不去面对现实。
医生决策是:以较廉价的治疗来减轻病人痛苦,作为家属应该在病人有生之年给予病人更多的温暖和照顾,让病人平静地走...这对医生和家属而言有时候确实是无奈的,可是,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就是由许多无奈构成的。倾家荡产的去延长病人有限的生命,给病人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和悲伤。所以,理智的对待现实是上佳选择。
总之,面对“癌症晚期”这个现实,病人和家属都应该冷静地去思考,更重要的一点是向医生深入了解病情,听取医生的建议,了解治好的可能性有多大,花费多少,风险多大,治疗失败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等,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开个家庭会议,讨论如何去处理这件事情。
癌症病人知情和参与也很重要。数天的冷静期是有必要的,成年人在经过数天的冷静期后往往会面对现实地去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许这个选择比其它人的决策更为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病人自己的期望。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