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式有这些!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见于60岁左右的绝经后女性,其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一30%,但有15%~25%患者发生于绝经前的女性。子宫内膜癌能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所以早期的预防很重要,那么有哪些检查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癌呢?
我们先来看下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初潮早、绝经期的延迟、未孕未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他莫昔芬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有关,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所以一般年龄≥50岁的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筛查主要的对象。
那么是不是年龄<50岁就可以不用筛查呢?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在医师判断下选择性接受筛查:
1.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
2.35岁以上具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高危因素或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生殖肿瘤)的女性;
3.曾进行或正在进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或因其他疾病使用或正在使用米非司酮、他莫昔芬的女性
4.大于30岁且肥胖(BMI≥28)、糖尿病、高血压
5.排卵障碍(PCOS、不孕等)或初潮<12
子宫内膜癌筛查方式有经阴道超声检查,活检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经阴道超声检查仅建议用于高风险人群;活检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建议从35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癌一般建议筛查周期为1年;有异常情况下,可根据情况更改筛查周期或进行下一步检查。
另外如果确诊时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诊断完成后,需要评估肿瘤大小、转移病灶和围术期风险。除此之血清CA125可能有助于诊断晚期内膜癌,并可用于随访。 胸部和盆腔、腹腔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可能有助于高危患者确定手术方法。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