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扫描对人体有危害么?
骨扫描对人体有危害么?
骨扫描是癌症患者常用检查项目之一,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形态或代谢异常。不少人认为,将核素引入体内,会不会引起人体组织发生其他的病变,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事实是这样的么?
骨扫描检查的目的有:
1. 发现骨癌或确定身体其他部位癌症,是否已经扩散到骨骼;
2. 助诊断无法解释的骨骼疼痛的原因或位置
3.帮助诊断在X光片上看不清楚的骨折、检查感染或其他疾病对骨骼造成的损伤等。
骨扫描检查使用的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学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至多为2至3个小时。
骨扫描的常见危害有以下三点:
1、骨扫描需要接触射线,有一定的辐射;
2、造影剂有一定的过敏风险,注射前一般会进行皮试;
3、接受骨扫描的患者尿液有一定的辐射性,需要让医生处理尿液,所以检查后大量喝水,可以促进显像剂的排除。
所以综上来说,骨扫描的常见危害源自其辐射,但其显像剂它的半衰期一般就6小时,很容易被排除体外,所以问题不大。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