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PET-CT检查在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18F-FDG PET显像对良恶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星形细胞瘤I级18F-FDG PET显像显示低代谢显像。病灶的放射性浓度低于正常脑组织。阅读时注意与CT、MRI对比。
星形细胞瘤Ⅱ~Ⅲ级可表现为高代谢性病变,尤其是病灶边缘明显,病灶中心可表现为低代谢性病变。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在18F-FDG PET显像中表现为高代谢性病变。
肿瘤病灶显示出异常的放射性浓度,甚至可能高于邻近皮质。当肿瘤内出现出血或坏死时,相应部位可能出现放射性缺陷。因此,根据18F-FDG上星形细胞瘤病灶的浓度,可以鉴别良恶性。
petct 检 查 胶 质 瘤" width="350" height="213" title="petct 检 查 胶 质 瘤" />
肿瘤细胞18F-FDG浓度降低是有效放化疗的标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采用18F-FDG-PET显像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并根据病灶18F-FDG浓度的变化程度判断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以评价疗效。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18F-FDG PET显像可早期发现残余病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星形细胞瘤有很强的复发性。CT/MRI很难鉴别星形细胞瘤治疗后是复发还是放疗后或治疗后瘢痕形成,18F-FDG PET显像很强。其优点是治疗后瘢痕形成的糖代谢水平远低于复发性肿瘤组织。
8F-FDG PET显像后的瘢痕形成组织显示放射性降低(即低代谢病灶),复发性肿瘤组织显示为放射性浓度(即高代谢病灶)。大量临床研究证明18F-FDG PET显像是鉴别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放疗后瘢痕形成的有效手段。此外,18F-FDG PET显像也可用于诊断和评价髓母细胞瘤的疗效。

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