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癌症疼痛护理
近几年,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一个较常见的主要症状。据统计,癌症病人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有癌痛的病人中,50%伴有中等程度或剧烈的疼痛,30%的病人有剧烈或难以忍受的疼痛。癌痛,限制病人的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严重的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给家庭增添精神压力,增加经济负担。因而,癌痛护理有非常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笔者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药物止痛护理
在临床上,药物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要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疼痛的时间、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性和间断性、疼痛治疗史,疼痛对病人和家属的影响等。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给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按时给药:严格掌握镇痛药的T1/2,有规律地给药,可预防疼痛的发生,并防止加重。
2. 个体化给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耐药性的不同识别给药。要注意病人的实际疗效,选择适当的剂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
3. 口服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既便于患者长期服用,又可保持病人的独立性,能免去长期注射给病人带来的疼痛和伤害。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直肠或经皮下给药。
4. 按阶梯给药:按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原则,渐渐加量,不要等患者需要时才用,要有规律的按点用药,并仔细观察疗效及付作用。
5. 注意具体细节:从较简单的剂量方案及创伤较小的止痛疗法开始;不要用安慰剂治疗癌痛,安慰剂并不能真正止痛;患者对阶梯药物在不良反应的敏感性上有非常大差别,用时要留心: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止痛,若大剂量用会出现震颤、癫痫发作、抽搐、肌阵挛、幻觉等;长期使用二氢挨托菲可引起明显的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不能用于癌痛的常规治疗。
非药物止痛法护理
1. 转移止痛法:可以叫患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目养神,先想自己童年有趣可乐的事,或想自己乐意想的任何事,每次20分钟,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放一些轻松高调的音乐,让患者边欣赏边随节奏做打拍,摇手等动作,还可以让患者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听一段相声来取乐,这样都可以分散注意力,增强止痛效果。
2. 放松止痛法:浑身松弛可给人轻松感,同时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叫患者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欠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脚肌,缓慢作腹式呼吸,或者让患者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吸气和呼气,并随呼吸数1、2、3……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3. 物理止痛法:可以通过刺激疼痛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局部用薄荷油、樟脑酊、冰片等涂擦,也可以采用各种温度的湿敷,阻断疼痛信息向大脑的传递,如用水袋或冷湿毛巾作冷湿敷,或用65度热水袋放在温毛巾上作热敷,每次20分钟。
心理护理
疼痛是因人而异的,疼痛的程度常与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回忆,痛因的分析,情境的理解,注意的程度,后果的意料等心理活动有关,所以疼痛有相关的随机性和可变性。癌痛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情绪,个别病人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在患者面前始终都要表现出语言大方得体,举止端庄沉稳,工作认真负责,给病人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2. 疏泄:主动热情关心患者,抽一定时间陪伴患者,倾听其诉说心中的焦虑,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让其体会到他并非孤立地承担痛苦。
3. 安慰:安慰要恰如其分,既不能过于乐观,又强调有希望的方面,帮助患者分析疼痛的反应性,通俗易懂地解释疼痛有关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4. 暗示疗法:让病人认识到,疼痛是机体与病魔作斗争而表现的保护性反应,说明机体正处于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需要打败病魔,疼痛自然消失,鼓励病人增强侠心和信心。
5. 家属的心理护理:亲人的关心对病人极其重要。指导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使病人从精神上摆脱对疼痛的恐惧和害怕,增加对生活的希望。
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疼痛的折磨,病人大多自感身心疲劳,长期卧床休息,采取被动卧位,多数还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应加强各项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皮肤、口腔、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病的发生。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环境,从而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总而言之,癌痛不但影响病人的生理变化,还对其心理造成巨大伤害。要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延长有效寿命,并增加癌症的成活率,就必需有效地控制癌痛症状。因而,临床前列医护人员要对癌痛护理加以重视,共同努力去攻克这一难题,给癌痛病人带来福音。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