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阿司匹林有益预防结肠癌
美国新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有益预防结肠癌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较近报道,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的研究证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阿司匹林较初因其在解热、镇痛方面的突出作用,被列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之后又因为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聚集,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而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关于阿司匹林对结肠癌预防作用的研究,其实已经开展多年。例如,英国牛津大学和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的彼得·罗思韦尔教授,2007年曾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文章指出,长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500毫克/天)可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率,但由于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但是,这一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方案。
2010年11月,罗思韦尔教授发表的新论文表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的人在20年内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24%。同样具有预防作用。他认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比如有结肠息肉家族史的人,应该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服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预防结肠癌?天津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副主任黄鼎智博士分析说,“这一方面可能与阿司匹林的抗炎能力有关;另一方面,癌症病人常伴有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这会帮助癌细胞躲避免疫细胞的‘追捕’,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让癌细胞失去这层‘屏障’。”
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高居“癌症杀手”第二位,每年会夺取约50万人的生命。通过结肠镜筛查是目前预防结肠癌较好的方法。既然已有了防范措施,那为什么还会漏诊呢?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王教授解释道,“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从腺瘤或息肉发展而来,通过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切除息肉可以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然而该检查不是完全有效,尤其是对于乙状结肠镜无法达到靠近盲肠的近端结肠,在检查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查。”因而,从预防的角度看,需要其他措施作为有益的补充。
但是,虽然目前的研究支持结肠癌高风险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美国癌症协会等各大学术组织还没有 把阿司匹林作为癌症预防用药。因而,服用前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生命时报》 (2011-04-19 1版)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较近报道,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的研究证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阿司匹林较初因其在解热、镇痛方面的突出作用,被列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之后又因为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聚集,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而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关于阿司匹林对结肠癌预防作用的研究,其实已经开展多年。例如,英国牛津大学和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的彼得·罗思韦尔教授,2007年曾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文章指出,长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500毫克/天)可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率,但由于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但是,这一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方案。
2010年11月,罗思韦尔教授发表的新论文表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的人在20年内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24%。同样具有预防作用。他认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比如有结肠息肉家族史的人,应该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服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预防结肠癌?天津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副主任黄鼎智博士分析说,“这一方面可能与阿司匹林的抗炎能力有关;另一方面,癌症病人常伴有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这会帮助癌细胞躲避免疫细胞的‘追捕’,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让癌细胞失去这层‘屏障’。”
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高居“癌症杀手”第二位,每年会夺取约50万人的生命。通过结肠镜筛查是目前预防结肠癌较好的方法。既然已有了防范措施,那为什么还会漏诊呢?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王教授解释道,“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从腺瘤或息肉发展而来,通过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切除息肉可以减少癌症发生的风险。然而该检查不是完全有效,尤其是对于乙状结肠镜无法达到靠近盲肠的近端结肠,在检查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查。”因而,从预防的角度看,需要其他措施作为有益的补充。
但是,虽然目前的研究支持结肠癌高风险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美国癌症协会等各大学术组织还没有 把阿司匹林作为癌症预防用药。因而,服用前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生命时报》 (2011-04-19 1版)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荐 相关文章
结肠癌有哪些常见问题?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详细]
结肠癌的原因有哪些?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详细]
90%的结直肠癌都是息肉“惹的祸” ,从结直肠息肉到结直肠癌,大约需要多久?
很多人查出结直肠息肉会感到惶恐不安,担心会演化为结直肠癌。那么,结直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切除后还会患癌吗?如何有效预防呢?[详细]
结肠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为什么他们容易得结肠癌?
结肠癌是一种高发的肠道肿瘤,多在40岁至50岁的中老年人群众中病发,且男性的病发几率较女性人群要高一些。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以下这几类人群是高发人群:[详细]
如何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预防?哪些人容易患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肠镜、肠道CT和粪便检测等。这些方式各有优劣,其中肠镜是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它敏感性极高,还能同时进行息肉切除、取活检组织等操作。[详细]
家中有人患结直肠癌?不止是一级亲属,二级、三级亲属患癌风险也会升高
一人患癌,全家担忧!如果家庭中有人患了癌症,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受到影响。不仅会为家人遭受癌症的折磨而担忧,也会为自身担忧。因为很多癌症有着遗传性、家族性,比如结直肠癌。[详细]
这种肠道细菌促进结肠息肉癌变,可作为癌症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它始于一种称为息肉的癌前病变。结肠直肠息肉是由结肠上皮内层的增殖与凋亡障碍引起的。管状腺瘤性息肉(TAP)和无蒂锯齿状息肉(SSP)是两种具有较高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它们的外观和分子特征明显不同。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报道TAP和SSP病变之间的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差异。[详细]
结肠癌术后能活多久?如何提高结肠癌生存率?
对于出现结肠癌转移的患者,建议可以先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不建议做放化疗,放化疗的副作用是比较大,对身体伤害很严重的。中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症病人一般通过服用中药大多数都可以做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但中医治疗癌症是讲究辨症施治的,病人到医院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症状来对症下药的。[详细]
经常吃辣椒或能预防大肠癌吗?
有研究人员发现辣椒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辣椒素很可能有助于预防大肠癌。以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曾显示,在感觉神经元中,有一种称为“TRPV1”的受体,能够感知热、酸、辣味等有可能伤害细胞的刺激。[详细]
肠癌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口腔不洁容易患肠癌吗?
生活起居避免持重和过度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使用缓泻剂;保持肛门清洁,每日便后清洁肛门;肛门水肿者以朴硝30g煎水熏洗或采用温水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为43~46℃);对有人工肛门、造瘘术者,应做好局部清洁,预防感染。[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