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运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癌患大都体质虚弱,家属常会建议其多多休息,尤其是以一些切除手术后或是放化疗后病者,依照不少人的观念,都是应该卧床休息的。其实,这样的病人也是要适当锻炼的,适当的锻炼有益于患者身体恢复,也有益于患者的心理调节。不过癌症病人运动的原则是量力而行,要求循序渐进:癌症手术后如无禁忌症,患者应在1~7天后离床活动,即早期离床活动,可由家属搀扶在病房里走动,增进身体各部机能的恢复。
倘若手术创伤较重,手术后体力较差,不能下床时,可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
假如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内容,从散步、气功、太极拳到做操乃至慢跑。
癌症病人如何进行康复运动?
一般来讲,癌症病人经中医西医治疗以后,都转入较长时间的康复阶段,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康复阶段除施以必要的治疗外,体育运动、心理与精神调节和营养是三大主要内容。就运动来讲,我国有的地区曾做过统计,经过治疗,生存达八年以上的癌症病人中,有91%的人一直坚持各式各样的体育锻炼,表明了运动对癌症病人的康复是大为有益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参加锻炼的癌症病人都收效显着,分析影响效果的因素,不外乎运动量掌握、是否身心兼修、锻炼项目是否合适三个方面。
关于运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屡次提及,不论哪种锻炼方式,运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收到满意效果。癌症病人的锻炼当然也不例外。可以根据心率指标(170一年龄)估算,癌症病人锻炼时心率应该在95一120次/分范围以内。这个指标适用于散步、慢跑等项目,而气功、太极拳则另当别论了。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锻炼后自我觉得不过度疲劳来估算运动量,过劳不但无益,且有害。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