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抗癌心理与助于治疗
增强患者战胜病患的信念,癌症患者一旦了解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
这时,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勿庸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再以患者微小的病情改善事实,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勇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1、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浑身衰竭、不能进食、疼痛、失眠等多种症状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浑身状况外,更应该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占用病魔的实例,鼓励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
2、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时、放疗或化疗前,不仅要向患者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也向患者讲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
3、癌症病人心理护理中语言的作用
正像巴甫洛夫把语言所造成的有机体的反应称之为“多功能的条件反射”一般,语言是增进护士与患者相互交流信息与认识的工具,也是护理成功的前提。患者往往根据护士的言行来猜测自己的病情,因而,护士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的素质水平,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信心。
患者在愤怒、悲伤等心理阶段,对语言刺激异常敏感,对个人行为控制异常低下,为此,心理护理首先要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抚慰他们的心理创伤,调理他们的心态平衡。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