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延迟显像是什么
如果做完PET-CT检查,医生却通知你需要再做一次检查,你会不会觉得害怕?是不是担心我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其实不用担心,这是PET-CT的“延迟显像”。
再做一次PET-CT,也就是医生所说的的“延迟显像”,为什么是延迟显像呢?
延迟显像是PET-CT检查结束后,过几十分钟后行第二次扫描。
PET-CT的原理就是通过18F-FDG在肿瘤部位的聚集来诊断,但有些良性病变如炎症、结节性肉芽肿也会对18F-FDG有摄取,这会在诊断上难以鉴别。
这个时候可以行延迟显像,因为常规PET-CT是在注射18F-FDG后40-50分钟后进行扫描,而肿瘤此时对18F-FDG的摄取并没有达到很高峰,随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的摄取将进一步增加,更多的示踪剂18F-FDG会聚集在肿瘤组织。而随血液本底的清除,肿瘤病灶与正常组织的SUV比值将进一步增大。这样一来,肿瘤组织和炎症组织等部位示踪剂聚集差距就越来越大,肿瘤组织很容易被鉴别出来。
因此,做完PET-CT检查后,一定不急着离开PET-CT中心,要耐心等待一会,防止需要做延迟显像。
阅读:PEC CT报告详解——SUV 糖尿病人可以做PET-CT吗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