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如何预防胃癌三招
胃癌高居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发病率在(10~30)人/10万人;在世界范围,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闻名的40%,死亡率更是比欧美国家高出4倍不止。不容乐观的数据,背后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患者都发现得太晚了。
早期胃癌病人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反酸、腹痛、恶心等不适,跟普通胃病的表现无异。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消瘦、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时已非早期,治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所谓防患于未然,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胃癌呢?
预防胃癌一、胃肠镜早发现
年过50岁的普通人群,每隔两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体检,而年轻人每三年检查一次。
胃肠镜检查过程有一定不适感,真的担心害怕,可选择无痛胃肠镜。
若胃镜检查发现有胃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就要非常警惕,因为这实际为癌前病变。不过,若能此时发现,及时手术处理,预后也是相当好的。
说看病难治病贵,却不愿意重视较省钱较有效的疾病预防,这也是我国一个怪现象。平时若能好好爱护自己的胃,就能离癌症远一点。
预防胃癌二、带饭的正确方式
这里并不是说只要带饭就是带致癌物,关键是如何带以及带什么。
(1)将饭盒先用沸水烫一遍。晚饭前就应该将煮好的食物用干净的筷子夹出来,立即装进饭盒盖严实,放入冰箱保存。
(2)饭盒较好买隔层多的,饭菜分开放,以免菜汤污染米饭。若单位离家远,买一个带保温功能的密封饭袋也很有必要。
这样处理后,细菌繁殖危险会小得多,生成亚硝酸盐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
日本主妇们煮好食物后,会立即按菜品不同,分格装入不同食盒,早上将饭盒装入保温袋,提去单位。这值得学习。
(3)较好不要带咸菜、咸肉等盐渍食物,以及施氮肥量比较大的叶菜和根菜。绿叶蔬菜硝酸盐含量高,腌制或长时间炖煮易产生亚硝酸盐,不适合作为剩菜。
另外,广东人爱喝的老火汤,亚硝酸盐含量也高,同样不宜带。
预防胃癌三、公筷用起来
在中国推行分餐不大可行,建议围餐时设公筷,减少传染机会。
常有胃不适者,可进行呼气试验,检查胃里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存在。
若发现幽门螺杆菌,建议及时就诊,用药两周左右,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几乎达百分之百。这也是预防胃癌的有效之道。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