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胃癌高发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胃癌偏爱中国人?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1/03/29 14:03 阅读:368
分享
  2021年3月28日,香港TVB老戏骨廖启智因胃癌去世,引发大家对胃癌的关注。实际上,中国是全世界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的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发布的2020年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108.9万,死亡病例数76.8万,其中中国胃癌新发病例47.8万(占43.9%),胃癌死亡病例37.3万(占48.5%)。
  那么,中国人胃癌如此高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在这项在这项meta分析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在六个独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中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遗传变异与胃癌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固定效应meta分析。

  meta分析数据集覆盖21168例汉族个体,其中10254例胃癌患者,10914例无癌对照。研究团队从约700万个基因变异中识别出胃癌风险显著相关的764个基因变异,并构建了5种具有不同显著性阈值的胃癌多基因风险评分(539个SNP、112个SNP、38个SNP、18个SNP、12个SNP)。

  然后,研究团队将这些分析数据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KadoorieBiobank,简称CKB)进行对比验证,这是一项独立的、全国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对100220人进行超10年的前瞻性随访,评价多基因风险评分的有效性和健康生活方式对胃癌风险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meta分析建立的5种胃癌多基因风险评分均与胃癌风险显著相关,其中112个SNP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与胃癌发病风险关联为显著。

  遗传风险与胃癌发病风险

  对于遗传风险,与胃癌遗传风险低的20%的人相比,具有中度遗传风险的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54%。而胃癌遗传风险高的20%的人,胃癌发病风险增加108%。也就是说胃癌遗传风险越高的人,胃癌发病风险也越高。

  生活方式与胃癌发病风险

  对于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相比,生活方式一般的人胃癌发病风险增加34%,而生活方式不良的人胃癌发病风险增加103%。也就是说,随着生活方式不良程度的增加,胃癌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益处

  该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具有胃癌高遗传风险,如果能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即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胃癌发病风险会降低47%。

  对于胃癌低遗传风险、中等遗传风险、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胃癌的10年发病风险分别降低了0.82%、0.94%和1.12%。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体内常见的细菌,它是目前发现的可以生长于胃腔里面的感染性细菌,有一定传染性。在我国,由于饮食传统的问题,大家都习惯桌餐,且只 有极少数场合和个人习惯用公筷,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一直很高,可达约60%,而这其中胃癌的发生率约1%。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感染率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详细] 胃癌为什么不放过中国人,为什么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得胃癌的人到处都有,但东亚尤其多;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胃癌死亡率曾经高达130人/十万人,是同时期欧美地区胃癌死亡率的2.5倍。[详细] 你知道吗只要做到一件事,胃癌将会是少见癌症 这件事,就是治疗幽门螺杆菌!说起幽门螺杆菌,估计不少人都听过它的大名了。近来时不时上个热搜,简直就是想变着法儿地让你认识它。的确,幽门螺杆菌非常可怕!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不一定导致胃癌,但多数胃癌都是幽门螺杆菌带来的。就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菌,已经被世卫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而成人感染后的自愈率几乎为0。[详细] 肿瘤患者吃多少蛋白质合适?肿瘤患者更需要蛋白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对肿瘤患者的危害极大,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给我们觅友带来很大的困扰。 [详细] 这 5 样东西,让你的胃一点点坏掉 现在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生活不规律,熬夜加班、有上一顿没下一顿、暴饮暴食,胃都被搞出毛病啦。[详细] 这个厨房常见的调料,竟能将胃癌风险降低一半 大蒜,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在我国部分地区,人们更是一口面,一口蒜,对大蒜爱不释手。大蒜究竟有什么魔力,如此深得人心?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大蒜这类食物能不能吃,怎么吃?今天的文章将告诉你答案。[详细] “皮革胃”应该要怎么治?胃癌改如何治疗? 皮革胃往往病程短、发展快、治疗效果和结局都不太好。建议一旦确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治好性切除手术。[详细] 白肉是发物,胃癌患者需警惕? 红肉,畜肉说完了,来说说鸡鸭等禽肉。跟红肉相反,像鸡鸭这些禽肉、白肉是被提倡多吃的,主要原因就是跟红肉相比,白肉的脂肪含量少,能量密度少,蛋白质含量高(每只大鸡腿可提供50克蛋白质),适合需要高蛋白饮食的人,以及需要控制体重健康的人,也是肿瘤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加营养的食物来源。[详细] 这些坏习惯容易导致胃癌你中招了吗? 7点之后吃晚餐。一般来说,正常的吃饭时间为早餐7:00-8:00,午餐12:00-12:30,晚餐17:30-18:30。晚饭若吃得太晚,对消化器官会造成比较大的负担。夜里是胃肠道休息的时间,一般胃黏膜上皮细胞会在此时进行再生过程。这时进餐,不仅阻碍了胃黏膜的修复,胃中的食物还会对黏膜造成刺激。[详细] 胃溃疡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