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做了pet–ct,为什么还要全身骨扫描?
PET-CT 和全身骨扫描是神经母细胞瘤诊断的两种主要手段,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起到互补作用。PET-CT是一种先进的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可以检测体内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发现、病情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PET-CT 检查中,患者需要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如氟代脱氧葡萄糖),这种药物会被肿瘤细胞摄取,从而在图像中显现出肿瘤的位置和活性。
然而,PET-CT 在检测骨转移方面相对较弱,因为骨骼血流和代谢活性增加的区域不一定都是肿瘤转移所致,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反应。而全身骨扫描则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骨扫描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观察核素在骨骼中的分布情况,对骨转移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只要骨骼中的血流或代谢稍微有异常,骨扫描就能检测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做PET-CT检查的同时,如果需要进行骨扫描,一般要间隔24小时,因为两者都需要注射放射性核素,存在一定的辐射。
总之,尽管 PET-CT 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全身骨扫描在检测骨转移方面更为敏感,所以PET-CT 检查后全身骨扫描有些时候是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发现骨转移,以提高预后。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