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食物烫坏你的食管!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10/12/02 14:04 阅读:173
分享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常常有些喜欢吃烫食物的朋友。他们酷爱火锅,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喜欢将各种食材放到火锅里烫一下,然后捞出来就吃。殊不知这种“爱好”是很不健康的,不但对身体不利,而且也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食道是食物经口腔到达胃的通道,它的管壁是富有弹性的组织,由粘膜上皮层、粘膜下皮层和肌肉层组成,通过柔软、弹性的食管肌肉的蠕动收缩,将食物团送入胃内。过于热烫、过于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道、接触粘膜上皮时,会烫伤或擦伤食道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发生破损、出血、溃烂等。倘若反复受到不良刺激,粘膜上皮就会在反复增生、修复的过程中出现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而这些不正常的细胞积累多了,就会渐渐发生恶变,在食道粘膜上皮的表面出现突出、增生、破溃、出血。在粘膜上皮癌变不断发展过程中,癌组织不断扩大,并渐渐向食道管壁中间发展。

  非常烫的食物进入口腔内,可以使口腔粘膜充血,损伤粘膜而造成溃疡。资料显示,在食道癌病人中,平常喜好热食、热饮者占90%以上。这些人的食物或饮料的温度平均为71℃~74℃,个别达88℃。据实验所得,进食75℃左右的食物或饮料,食道上皮会有反应;到了80℃左右,食道粘膜上皮会出现坏死、不典型性增生。倘若天天进食高温度热食一次,连续25天,就会出现食道粘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变。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食道里长息肉怎么办 食管息肉可引起吞咽困难和胃肠道出血。息肉增大会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因而,如果发现食管息肉,应立即切除以避免并发症。[详细] 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2015年,我国食管癌发病例数约为24.6万例,发病率位居我国癌症发病谱第6位;死亡例数约为18.8万例,死亡率位居我国癌症死亡谱第4位。食管癌是来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有鳞状细胞癌与腺癌两种组织学类型,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 [详细] 如何自我分辨食道癌的时期?如何预防食道癌? 一般疾病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其实,患者因为吞咽困难而去医院做检查,大部分已经达到食管癌中晚期。之所以会让病情发展到难以弥补的地步,主要是忽略了早期症状。那么,食道癌在不同分期会有什么症状呢?[详细] 与食管癌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的的食管病变 胃食管癌包括食管腺癌(EAC)、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贲门腺癌(GCA)和胃非贲门腺癌(GNCA),是世界上致命的癌症之一。Barrett食管是目前已知的EAC和GCA的癌前病变。如果在Barrett食管和鳞状不典型增生之前即可发现其他的癌前病变迹象,那么胃食管癌患者较差的生存率或可有所改善。 [详细] 食管癌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喜欢吃滚烫的食物,比如喝热汤、热茶以及经常喝烈性高度酒等,食管癌在广东潮汕地区高发,与潮汕人爱喝滚烫的功夫茶有一定关系。[详细] 喜欢烫食,警惕食道癌! 秋天到了,“多喝热水”这样的寒暄大家一定经常听说吧?不过,这里的“热”是有讲究的哦,可别理解成了“多喝烫水”......[详细] 不要慌四感教你辨别食管癌 随着近几年生活质量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食管癌,并且人们都不太了解这种病,往往会忽略甚至遗忘,酿成大错。还有些人会误以为自己患上食道癌,近期,一男子因误以为患上了食道癌,随后差点因为挑河丢失了宝贵的性命。[详细] 食道癌早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 食道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癌症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亡,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平均病死约14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由于慢性咽炎的症状跟食道癌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经常会被患者误认为一般疾病,延误了治疗时机。[详细] 食管癌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筛查?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非常不典型,识别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筛查,一旦有这些症状出现,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生活中如出现“三感一痛”症状,就需要立刻去专科医院进行就诊。常见“三感”为异物感、停滞感和哽咽感。我们常见的“三感”就是进食以后有异物感。进食以后感觉有停滞感,停在胸骨后这个地方,还有哽咽感。[详细] 什么是食道癌?哪些人易患食道癌?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指的是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