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作用?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那么什么是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跟辅助治疗相对的,化疗也好,内分泌治疗也好,靶向治疗也好,大部分来讲是在手术之后,希望能够让病人有一个全身良好的控制,所以叫辅助治疗,跟原来的概念有关系,原来认为手术是主要的,其他都是辅助的。
但现在认为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都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就谈不上辅助还是新辅助的问题。
现在借用了原来辅助治疗的概念,放在术后叫辅助治疗,如果放在术前叫新辅助治疗,就是把治疗的顺序调整了。在还没有做手术的时候,术前可以做治疗,如果做化疗,叫术前化疗或者叫新辅助化疗,如果术前做的是内分泌治疗,就叫术前内分泌治疗或者叫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比如年老体弱的病人,80多岁了,很难耐受手术,恰恰她的雌激素受体又是非常阳性的,很适合内分泌治疗,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术前内分泌治疗,把肿瘤缩一缩,或者给它一个相对长期的控制,目的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为了做手术了,一般术前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让肿瘤缩小一点,然后去做手术,但如果像刚才的情况,目的已经不完全是为了做手术,只是为了给肿瘤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控制。
现在的术前内分泌治疗跟术前化疗的目的是一样的,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疗程之内,给病人一个很好的局部控制。因为用了药之后,有效肿瘤会缩小,手术的范围也会缩小,原本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就能做手术了,原本不能做保乳的病人,就可以做保乳手术,这是很有价值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以看这个药有没有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一样的,放在术前来做,观察药敏,就是在体内的药敏实验。如果做完手术,再去做这样的治疗,化疗或者是内分泌治疗,其实不知道是否有效,因为瘤已经没有了,只是要从远期的复发和转移上看是不是有效。
但是在术前不一样,如果化疗,肿瘤不缩小可能本身敏感性就不太好。内分泌治疗也是一样,在术前有一个观察的窗口,用上内分泌治疗药物之后,肿瘤有可能会缩小。
还可以通过一些分子指标,比如K67,它是一个增值的指数,如果用上内分泌治疗后,在治疗后的两周,就可以看到K67的变化,说明内分泌治疗在起效。这样长时间的治疗,就会比较有信心,也知道病人的预后比较好。
所以术前内分泌治疗两个主要的目的,一个降期,缩小手术范围,另外一个是观察药物的敏感性。

但现在认为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都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就谈不上辅助还是新辅助的问题。
现在借用了原来辅助治疗的概念,放在术后叫辅助治疗,如果放在术前叫新辅助治疗,就是把治疗的顺序调整了。在还没有做手术的时候,术前可以做治疗,如果做化疗,叫术前化疗或者叫新辅助化疗,如果术前做的是内分泌治疗,就叫术前内分泌治疗或者叫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比如年老体弱的病人,80多岁了,很难耐受手术,恰恰她的雌激素受体又是非常阳性的,很适合内分泌治疗,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术前内分泌治疗,把肿瘤缩一缩,或者给它一个相对长期的控制,目的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为了做手术了,一般术前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让肿瘤缩小一点,然后去做手术,但如果像刚才的情况,目的已经不完全是为了做手术,只是为了给肿瘤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控制。
现在的术前内分泌治疗跟术前化疗的目的是一样的,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疗程之内,给病人一个很好的局部控制。因为用了药之后,有效肿瘤会缩小,手术的范围也会缩小,原本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就能做手术了,原本不能做保乳的病人,就可以做保乳手术,这是很有价值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以看这个药有没有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一样的,放在术前来做,观察药敏,就是在体内的药敏实验。如果做完手术,再去做这样的治疗,化疗或者是内分泌治疗,其实不知道是否有效,因为瘤已经没有了,只是要从远期的复发和转移上看是不是有效。
但是在术前不一样,如果化疗,肿瘤不缩小可能本身敏感性就不太好。内分泌治疗也是一样,在术前有一个观察的窗口,用上内分泌治疗药物之后,肿瘤有可能会缩小。
还可以通过一些分子指标,比如K67,它是一个增值的指数,如果用上内分泌治疗后,在治疗后的两周,就可以看到K67的变化,说明内分泌治疗在起效。这样长时间的治疗,就会比较有信心,也知道病人的预后比较好。
所以术前内分泌治疗两个主要的目的,一个降期,缩小手术范围,另外一个是观察药物的敏感性。
荐 相关文章
乳腺癌会有哪些症状?
首先,乳腺增生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而是生理性病变,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表现为乳房内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和乳腺癌没什么关系,只有当乳腺增生发生了不典型增生的时候才会发展成乳腺癌。[详细]
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性
乳癌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更早期的体征则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发现。[详细]
乳腺癌有什么症状?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将乳腺以十字交叉分区,肿块常位于外上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详细]
乳腺癌的诱因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家族史和乳腺癌相关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营养与饮食、环境因素等有关。[详细]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高值。
[详细]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
我国乳腺癌发病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两个时间段为乳腺癌发病的高峰期:一个出现在45–55岁,另一个是70-74岁之间。更年期前后,女性内分泌开始失去平衡,此时也是乳腺“动荡不安”的时期;加之身体机能逐年下降,致癌因素积累,也就给了癌症可乘之机。[详细]
乳岩是怎么引起的?
所以中医认为乳腺癌的病因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认为它的发病原因和情志是有关系的,如果长期的情绪低落、压抑等容易引起气血通行不畅。然后因为乳腺它是在肝经上的,所以容易受到影响,形成气血不畅、痰瘀阻络引起乳腺癌,所以在治疗方面,中医治疗乳腺癌首先从调肝气入手。另一方面形成乳腺癌,除了肝气不调之外,还有阴血亏虚、痰瘀互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治疗就是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详细]
乳腺癌应该怎样预防才科学
凡40岁以上的妇女均应学会自查方法,对45岁以上有危险因素的妇女更应重视自我检查。有下列征象者,如乳房包块、皮肤瘙痒、增厚、炎性改变、乳房形态改变、乳汁分泌、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应尽快就诊。[详细]
乳房有肿块是乳腺癌吗?
乳房有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也可能为乳汁堆积、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纤维腺瘤等病变。建议患者可到医院的乳腺外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判断,可能需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帮助明确诊断。[详细]
乳腺癌的放疗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普遍的癌症之一,而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术后辅助放射治疗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传统的放射疗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并且难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