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布了一篇关于乳腺癌的增殖转移的相关论文,这对乳腺癌的治疗有帮助吗?
肿瘤细胞的扩散速度可谓“惊人”,但是他们在能量供给方面,没有选择与正常细胞一样的有氧代谢,而是选择了低效能的糖酵解?这是为什么呢?是为了逃避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吗?
近日,国际顶 级期刊《Nature》(自然)发表了一个重量级的研究结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Baylor医学院的Bert O’Malley研究团队首 次发现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可以修饰蛋白质,作用于转录激 活蛋白SRC-3,使其转录活性升高,进而成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帮凶。
这个研究首先是从SRC-3的研究开始的。O’Malley研究团队在几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类固醇受体共激 活因子-3(SRC-3,基因名为NCOA3)。SRC-3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癌症的蛋白转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多种癌细胞中存在过量表达。磷酸化的SRC-3转录活性会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多种癌症的生物标志物。那么,是哪种激酶影响SRC-3的转录活性呢?由于对SRC-3的研究处于前沿阶段,科研人员只能采用笨的方法-“大海捞针”。他们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筛选了636个人类激酶与SRC-3的相互作用结果,其中有10种激酶对SRC-3有调节作用,但是影响大的一种激酶却是PFKFB4。
进一步的筛选发现,代谢激酶PFKFB4是SRC-3活性的有影响的正调控剂,结合癌症细胞生长测定结果,PFKFB4也是调节细胞增殖的主要激酶。降低PFKFB4表达水平可以使癌症细胞系中的SRC-3活性降低,通过腺病毒异位表达PFKFB4能够增强SRC-3的活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SRC-3蛋白水平在PFKFB4异位表达后增加,但SRC-3信使RNA水平不受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的数据,发现在所有乳腺癌的亚型中,都存在PFKFB4过表达。证明PFKFB4-SRC-3通路是推动乳腺肿瘤发生的分子动力,导致其进入侵袭性转移性疾病。也就是说靶向PFKFB4-SRC-3通路可能在乳腺肿瘤中具有治疗价值,尤其依赖于糖酵解的乳腺癌。
近日,国际顶 级期刊《Nature》(自然)发表了一个重量级的研究结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Baylor医学院的Bert O’Malley研究团队首 次发现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可以修饰蛋白质,作用于转录激 活蛋白SRC-3,使其转录活性升高,进而成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帮凶。

进一步的筛选发现,代谢激酶PFKFB4是SRC-3活性的有影响的正调控剂,结合癌症细胞生长测定结果,PFKFB4也是调节细胞增殖的主要激酶。降低PFKFB4表达水平可以使癌症细胞系中的SRC-3活性降低,通过腺病毒异位表达PFKFB4能够增强SRC-3的活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SRC-3蛋白水平在PFKFB4异位表达后增加,但SRC-3信使RNA水平不受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的数据,发现在所有乳腺癌的亚型中,都存在PFKFB4过表达。证明PFKFB4-SRC-3通路是推动乳腺肿瘤发生的分子动力,导致其进入侵袭性转移性疾病。也就是说靶向PFKFB4-SRC-3通路可能在乳腺肿瘤中具有治疗价值,尤其依赖于糖酵解的乳腺癌。
荐 相关文章
乳腺癌会有哪些症状?
首先,乳腺增生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而是生理性病变,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表现为乳房内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和乳腺癌没什么关系,只有当乳腺增生发生了不典型增生的时候才会发展成乳腺癌。[详细]
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性
乳癌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更早期的体征则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发现。[详细]
乳腺癌有什么症状?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将乳腺以十字交叉分区,肿块常位于外上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详细]
乳腺癌的诱因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家族史和乳腺癌相关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营养与饮食、环境因素等有关。[详细]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高值。
[详细]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
我国乳腺癌发病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两个时间段为乳腺癌发病的高峰期:一个出现在45–55岁,另一个是70-74岁之间。更年期前后,女性内分泌开始失去平衡,此时也是乳腺“动荡不安”的时期;加之身体机能逐年下降,致癌因素积累,也就给了癌症可乘之机。[详细]
乳岩是怎么引起的?
所以中医认为乳腺癌的病因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认为它的发病原因和情志是有关系的,如果长期的情绪低落、压抑等容易引起气血通行不畅。然后因为乳腺它是在肝经上的,所以容易受到影响,形成气血不畅、痰瘀阻络引起乳腺癌,所以在治疗方面,中医治疗乳腺癌首先从调肝气入手。另一方面形成乳腺癌,除了肝气不调之外,还有阴血亏虚、痰瘀互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治疗就是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详细]
乳腺癌应该怎样预防才科学
凡40岁以上的妇女均应学会自查方法,对45岁以上有危险因素的妇女更应重视自我检查。有下列征象者,如乳房包块、皮肤瘙痒、增厚、炎性改变、乳房形态改变、乳汁分泌、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应尽快就诊。[详细]
乳房有肿块是乳腺癌吗?
乳房有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也可能为乳汁堆积、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纤维腺瘤等病变。建议患者可到医院的乳腺外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判断,可能需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帮助明确诊断。[详细]
乳腺癌的放疗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普遍的癌症之一,而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术后辅助放射治疗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传统的放射疗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并且难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