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ET/CT的人对别人有辐射吗?
做PET/CT的人在检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人确实存在轻微的辐射,但这种辐射量非常小,一般不会对健康人群造成显著影响。
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两种技术的先进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在PET/CT检查中,患者会被注射一种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剂,这种示踪剂在人体内会释放出正电子,与体内的负电子结合后产生伽马射线,从而被PET设备探测到并形成图像。PET/CT的辐射主要就来源于这些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放射性示踪剂。
PET/CT检查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但这种辐射量是非常有限的。对于陪同人员或接触者来说,由于他们并不直接接受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因此所受的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剂量非常低。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做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13-32mSv,这一数值本身已远低于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的阈值,而从事PET/CT检查护理工作的护士所受辐射平均为0.00607mSv,表明PET/CT检查对周围人群的影响极小,几乎可忽略。
此外,PET/CT检查中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如常用的18F-FDG的半衰期约为105-115分钟。这意味着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衰减。患者通过多喝水、多排尿等方式,可以加速放射性物质的代谢和排出,进一步降低对周围人的潜在影响。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