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知多少?其趋势是什么?
肿瘤生物治疗是用生物制剂(如细胞、核酸、蛋白)和调节生物反应的小分子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它在本质上不同于细胞毒性化学治疗(表1)。本文从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拮抗肿瘤应急反应以及个体化治疗等角度,剖析肿瘤生物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子靶向治疗根基稳固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到细胞内外信号调节,这些信号通过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传递,这些蛋白可作为干预对象,称为分子靶点。干预分子靶点功能的治疗方法统称为分子靶向治疗,其代表性药物包括:反式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西妥昔单抗治疗结肠癌以及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等。上述药物成功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确立了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免疫治疗崭露头角
通过分子靶点介导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方法统称为免疫治疗。现代肿瘤免疫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上市。在20多年沉寂之后,免疫治疗的抗肿瘤能力再次得到证实。
2010年4月,美国FDA批准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sipuleucel-T)治疗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无症状转移性前列腺癌。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该疫苗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延长4.1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2%。除治疗性前列腺癌疫苗外,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也获得成功,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能成功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癌前病变。此外,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特异性单抗能阻断抑制性信号,维持T细胞活性。CTLA-4特异性单抗(ipilimumab)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二线治疗,与肽疫苗相比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0.1个月对6.4个月)。尽管肽疫苗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无效,但肽疫苗联合IL-2的有效率和至疾病进展时间明显优于IL-2单药治疗。此外,联合应用肿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输注与淋巴细胞清除技术,治疗难治性黑素瘤的有效率高达70%。
上述进步显示,免疫治疗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有趣的是,多种传统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免疫调节效应,如氟尿嘧啶、紫杉醇、吉西他滨和舒尼替尼等。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