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酯
新型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酯
较初发现MPA是将其作为抗细菌和真菌药,后来又被用于肿瘤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直到近年Sollinger等首先成功地将MMF应用于肾移植中。
1、自体免疫性疾病
MMF应用于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已早有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疗效。近来Rainer等报道4例系统性血管炎[2例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2例显微镜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以MMF2 g.d-1合用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血管炎无再发。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对2例重症IgA肾病患者采用相同剂量的MMF治疗,结果2 wk后起效,4 mo后患者尿蛋白基本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
国内报告1例重症狼疮性肾炎伴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给MMF1.5 g.d-1并用泼尼松30 mg.d-1。6 wk后尿量增加,Scr下降并摆脱透析。因而MMF给难治性肾病等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对其疗效的评价,有待更多更科学的临床试验。
2、器官移植
MMF近几年来主要被应用于肾脏和心脏移植,特别是前者,除了大量小样本的报告外,目前已经有3个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MMF2~3 g.d-1比安慰剂或硫唑嘌呤显著减少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异的发生。如欧洲MPA协作研究组的报告指出,与安慰剂和环孢素、皮质激素相比,MMF的使用使急性排异的发生率降低60%~70%。
因为 3 g.d-1毒性明显增加而与2 g.d-1相比,疗效并无显著差别,故目前 剂量为2 g.d-1。MMF在心脏移植方面的对照性临床试验未见报告。在一个开放性试验中,对复发性或持续性心脏排异的患者,MMF3.5 g.d-1并用环孢素和皮质激素6 mo后显示每月排异反应率从0.67%降至0.27%。而另一个开放试验结果提示难以评价MMF的疗效。
较初发现MPA是将其作为抗细菌和真菌药,后来又被用于肿瘤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直到近年Sollinger等首先成功地将MMF应用于肾移植中。
1、自体免疫性疾病
MMF应用于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已早有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疗效。近来Rainer等报道4例系统性血管炎[2例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2例显微镜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以MMF2 g.d-1合用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血管炎无再发。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对2例重症IgA肾病患者采用相同剂量的MMF治疗,结果2 wk后起效,4 mo后患者尿蛋白基本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
国内报告1例重症狼疮性肾炎伴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给MMF1.5 g.d-1并用泼尼松30 mg.d-1。6 wk后尿量增加,Scr下降并摆脱透析。因而MMF给难治性肾病等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对其疗效的评价,有待更多更科学的临床试验。
2、器官移植
MMF近几年来主要被应用于肾脏和心脏移植,特别是前者,除了大量小样本的报告外,目前已经有3个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MMF2~3 g.d-1比安慰剂或硫唑嘌呤显著减少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异的发生。如欧洲MPA协作研究组的报告指出,与安慰剂和环孢素、皮质激素相比,MMF的使用使急性排异的发生率降低60%~70%。
因为 3 g.d-1毒性明显增加而与2 g.d-1相比,疗效并无显著差别,故目前 剂量为2 g.d-1。MMF在心脏移植方面的对照性临床试验未见报告。在一个开放性试验中,对复发性或持续性心脏排异的患者,MMF3.5 g.d-1并用环孢素和皮质激素6 mo后显示每月排异反应率从0.67%降至0.27%。而另一个开放试验结果提示难以评价MMF的疗效。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