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正确抗肿瘤药物服药时间
临床上一般将用药时间分为五个时期:前、中、后、空腹、睡前。食物食用后可与某些药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内部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终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正确理解服药时间非常重要。
饭前通常是指饭前30分钟。饭前服用的目的是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药物发挥更佳疗效。但目前很少有抗肿瘤药物是必须饭前服用的。
饭后通常指饭后30分钟。饭后服用,可以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二是可以减缓胃排空速度,使药物缓慢均匀地到达肠道吸收部位,有利于部分药物的吸收。建议餐后服用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饭后服用依西美坦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空腹服用S-1会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抗肿瘤效果,故宜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chidamide,不仅可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空腹服用,还有助于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引起的不适;
●饭后服用阿帕替尼、替加氟、卡培他滨、尿嘧啶替加氟,可减轻这些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适。
饭通常指饭后一会儿或饭后一点儿。随餐服用可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膳食中建议的抗肿瘤药物有伊马替尼、长春瑞滨、塞来替尼等。
一般空腹是指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空腹服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胃过饱,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干扰。这些药物主要有拉帕替尼、厄洛替尼、雌莫司汀、替莫唑胺、培唑帕尼、阿法替尼、索拉非尼等。需要注意的是,阿法替尼建议在饭后至少3小时或饭前至少1小时服用;索拉非尼不仅可以空腹服用,还可以搭配低脂和中脂饮食。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把握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认识服药次数,把握较佳服药时间,非常大限度地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