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肝转移化疗的新进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1/03/22 16:57 阅读:379
分享


  肝脏是结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同时或异时性肝转移分别可达25%和25%~50%。结直肠癌肝转移如能行手术切除预后较好,可是切除率仅为30%。对于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因其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故现多在皮下安置全埋式药泵行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可取得姑息治疗效果。通常HAIC药物多选用5-Fu,因其首过被肝摄量少,仅占19%~55%,过剩的5-Fu可经肝静脉溢出进入体循环,对预防肝外转移也有一定的作用。

  近些年,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将5-Fu/CF联合L-OHP 或CPT-11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辅助化疗,除个别病人行浑身静脉化疗外,绝大部分通过安置皮下的全埋式药泵行HAIC,通常每2周1次,初步疗效喜人,特别是5-Fu/CF联合L-OHP方案曾出现肝转移灶基本消退的个案,确切疗效的评估尚待进一步研究。

  别名

  注射用奥沙利铂,乐沙定, 草酸铂

  适应症

  用于经氟脲嘧啶治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转移的病人,可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使用。

  用法用量

  在单独或联合用药时, 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130mg/m2,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溶液中输注2-6小时。没有主要毒性出现时,每3周(21天)给药1次。调整剂量以安全性,特别是神经学的安全性为依据。

  禁忌症 

  1.对铂类衍生物有过敏者禁用; 

   2.妊娠及哺乳期间慎用。

  不良反应

  1.造血系统
:可有贫血、白血球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有时可达3级或4级。 

  2.消化系统:单独应用本品,可造成恶心、呕吐、腹泄。这些症状有时非常严重。当与5-氟脲嘧啶联合应用时,这些付作用显著增加。建议给予预防性和/或治疗性的止吐用药;

  3.神经系统: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有时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甚至类似于喉痉挛的临床表现而无解剖学依据。可自行恢复而无后遗症。这些症状常因感冒而激发或加重。感觉异常可在治疗休息期减轻,但在累积剂量大于800mg/m2(6个周期)时,有可能引起长期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在治疗终止后数月之内,3/4以上患者的神经毒性可减轻或消失。当出现可逆性的感觉异常时,并不需要调整下一次本品的给药剂量。

  给药剂量的调整应以所观察到的神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为依据。当感觉异常在两个疗程中间持续存在,疼痛性感觉异常和/或功能障碍开始出现时,本品给药量应减少25%(或100mg/m2),假若在调整剂量之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停止治疗。在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之后,仍有可能全量或减量使用,应根据医师的判断做出决定。

  注意事项 

   1.本品应在具有抗癌化疗经验的医师的监督下使用。尤其是与具有潜在性神经毒性的药物联合用药时,应严密监测其神经学安全性; 
   2.由于本品在消化系统毒性,如恶心、呕吐,应给予预防性或治疗性的止吐用药; 
  3.当出现血液毒性时(白血球<2000/mm3或血小板<50000/mm3〉,应推迟下一周期用药,直到恢复; 
   4.在每次治疗之前应进行血液学计数和分类,亦应进行神经学检查,之后应定期进行。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正常人该如何预防结肠癌呢?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肠癌的高发与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有关。久坐少动不爱锻炼,久坐不锻炼导致的排便异常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运作;饮食结构失调,常吃肉类少吃蔬果,特别是长时间吃腌肉、烧烤食品,患结肠癌的机率大大增加。[详细] 生有肠梗阻会导致结肠癌吗?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常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肠梗阻在通常情况下恶心呕吐症状不明显,如出现呕吐,则小肠可能已受肿瘤侵犯。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升高。[详细] 结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要化疗吗?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50岁为高发人群。原因主要包括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运动量减少,遗传因素以及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升高。[详细] 结肠癌患者化疗反应大怎么办?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表现。结肠癌属于癌症的一种,其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三种主要的方法。放疗和化疗的方法,但并不能根除肿瘤细胞,反而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极大的杀伤力。[详细] 结肠癌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因素包括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运动量减少,遗传因素以及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详细] 中晚期结肠癌化学治疗常用药物有哪些? 中晚期结肠癌常见的化学药物一般为,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单药方案(如口服卡培他滨单药方案,简化的双周5-FU输注/LV方案),CapeOx方案(又称XELOX方案,指口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方案(指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IRI(指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FOLFOXIRI方案(指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具体病情,请谨遵医嘱。[详细] 结肠癌效果靶向治疗怎么样?结肠癌靶向治疗有哪些药物? 结肠癌靶向治疗是有一定效果,当然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治疗效果,先与结肠癌患者是否规范就医、是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关,其次与结肠癌患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状况、饮食起居有关,患者可以将病情交予医生团队,经专 业医生诊断后,给予建议。[详细] 早期结肠癌患者有哪些治疗方法?早期结肠癌患者化学治疗效果好不好? 结肠癌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结肠癌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结肠癌晚期,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为细胞毒药物,许多化疗药物来源于自然,如:植物,其他是人工合成。[详细] 什么是结肠癌靶向治疗?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结肠癌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结肠癌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结肠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详细] 结肠癌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因素包括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运动量减少,遗传因素以及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