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刀治疗鼻咽癌效果如何
由于鼻咽癌解剖部位的特殊,毗邻组织结构的重要,鼻咽癌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加之鼻咽癌的多数病理类型对放射性治疗敏感或较敏感等特点,长期以来放射治疗为鼻咽癌的优选治疗方法。近20年来,由于对放射线的优选、放射装置的改良、照射方法的进步,使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随着电子计算机进步、CT、MRI的广泛临床应用以及X刀、伽玛刀的出现,使现代神经放射治疗学的概念发生革命性革新。
放射治疗目的:
1、治疗性放疗:对一般情况好,无明显颅神经损害和颅底骨质破坏,颈淋巴腺转移灶未达锁骨上窝,无远处转移者,可行治疗量(70~80Gy)治疗。目标是追求放射治疗后5年以上存活率。
2、姑息性放疗:有脑神一损害和颅底骨质破坏、颈淋巴腺大面积转移、远处转移、放疗后复发者,应行姑息性放疗,放疗量为治疗量的1/2~1/3。目的是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基本手段:
1、以体外放疗为主,结合腔内照射:
2、放射源应选用高能量、低软组织和骨吸收量的射线;
3、根据病灶情况,综合应用多野、缩野方法,以达到既维护正常组织的低受量:
4、又保证癌肿的高剂量。合理应用时间剂量、分割次数和分段治疗。
放疗后肿瘤残瘤与复发:
鼻咽癌接受治疗疗量放疗后,鼻咽残留者占13%,颈部淋巴腺转移残留率为36%。治疗量放疗后鼻咽和颈部转移淋巴腺复发率可高达40~80%。
不良反应和并发病:
浑身情况差、有系统器官慢性疾患、年老体弱或大剂量少分割法放疗的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反应,甚至发生并发病。常见的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病有:放射性皮肤反应,鼻咽黏膜反应,眼黏膜角膜反应,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口咽黏膜放射性损伤,急性、慢性放射性脑病、亚急性等。同时,可以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颌面,颈水肿性皮肌炎,头、颁面、颈软组织纤维化,颞颌关节及咬肌纤维化,放射性骨髓炎,放射性颅神经损害等。
放疗的疗效与预后:
根据国内上千例大宗资料的报告,鼻咽癌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也未能突破50%。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未能早期诊断;病理类型为高分化鳞癌、鼻咽腺癌等;颅底受累、颅神经损害者;远处系统器官转移者。
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
伽玛刀治疗鼻咽癌,多适用于一般情况尚可(KPS>70),早期无周围转移的病例,治疗性放射治疗后复发或者残留的病例。或合并颅底转移的病例。必需强调伽玛刀治疗鼻咽癌应联合普放治疗。伽玛刀照射野的限制,决定治疗范围局限于鼻咽原位癌肿和颅底转移病灶。即便物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颈淋巴腺转移肿大或远处转移灶者,也均应在伽玛刀治疗前或后性放射治疗和必要的化疗。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