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伽玛刀能鉴别肿瘤生长与放射性坏死吗?
脑转移廇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入颅内,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3.5%~10%,国内外均认为以肺癌脑转移较多见,其次是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消化道肿瘤;亦有相当部分患者找不到原发灶,即使有脑转移瘤,手术后仍不能确定肿瘤来源。发病年龄高峰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国外文献引用170000病例数,其中20%~40%病例发生脑转移瘤。另有学者报道根据尸检病例,大约50%的癌症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这时头部伽玛刀治疗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脑转移的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消化道、肾常见,其中肺癌脑转移占30%~40%,以肺小细胞癌和腺癌为多。脑转移瘤大多慢性起病,但病程往往进展迅速。发病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等血运较丰富区域为主,占一半以上,而且容易发生在灰质和白质交界处,以额、颞、顶叶多见,枕叶少见。
肿瘤生长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
另外,对于肿瘤生长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比如头部伽玛刀对帮助临床医师确定肿瘤治疗开始后的反应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依赖于MRI的不同序列来进行判断。如果MRIT1对比增强序列与T2像匹配,肿瘤的体积增大意味着肿瘤的生长。反之,两者不匹配则为放射性坏死。另外,在许多低级别或浸润性胶质瘤中,对比增强并不能可靠地确定肿瘤的范围,若T2像沿着解剖脑回的方向增加,则很可能是肿瘤。另外,MRI灌注成像可以作为鉴别放射治疗后肿瘤生长与放射性损伤的强大手段,脑血容量(CBV)的截点值为21.8mL/100g,肿瘤复发生长,CBV数值会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头部伽玛刀对于适合的脑转移瘤是一种很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治疗简单、安全、控制肿瘤有效的特点。对于目前存在的争论,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后,何种治疗手段作为补充治疗仍存在争论。然而,对于适合做头部伽马刀的脑转移瘤患者则不 做全脑放疗。
尽管目前伽马刀在脑转移瘤的治疗应用中适应证越来越广泛,指征越来越明确,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例如,对于体积较大的脑转移瘤是选择手术效果好,还是分次行伽马刀治疗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其次,对于体积较大脑转移瘤的伽马刀放射的处方剂量,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相信随着伽马刀技术的发展及对临床疾病的加深认识,伽马刀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