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病人过度治疗的危害
胶质瘤是让很多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主要在于他无法无法治疗。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胶质瘤的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两年生存率也仅分别为66%、45%和9%。所以,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极富挑战性的肿瘤之一。
胶质瘤主要依靠MRI和CT影像学诊断,通过肿瘤切除术或活检术明确病理学诊断,分子、基因水平的病理学诊断研究正逐步深入。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术主张很大范围地安全切除肿瘤,而功能MRI、术中MRI、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该目的的实现。

放疗可杀灭或抑制残余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替莫唑胺(TMZ)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方案。当前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模式为“手术-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这也是国内外脑胶质瘤治疗指南或共识Ⅰ类 的标准治疗模式。这种综合治疗模式要求神经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的密切合作。
所谓“过度治疗”,就是指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措施和强度超过了患者的治疗需要,其结果不但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机体损坏,并且会花费大量的钱,使患者雪上加霜。往往由于病人及家属在诊断后恐惧复发,也有医生担心病人复发,对病人进行没有必要的重复性治疗。
尽管建议术后2-4周左右尽快开始放疗,但不 X-刀或伽马刀、质子刀等作为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方式,以避免术后过度治疗。放射治疗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增加肿瘤照射剂量并不能获益。近距离放疗增加剂量以及分割方式的改变对生存率无影响。伽马刀或X刀治疗半年至一年后,甚至是两年后往往出现治疗区域放射性坏死,放射区周边脑水肿,病人头疼呕吐加重,甚至癫痫、嗜睡、偏瘫失语不能行走等症状。常常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放射性坏死病灶还逐渐扩大,和肿瘤复发很难鉴别。尤其在普放或适形调强放疗后,又进行X-刀或伽马刀、质子刀等治疗,大多数都会发生脑组织放射性坏死。而且这种放射性损害治疗困难,基本上没有有效治疗,严重的可能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给病人和家人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医生进一步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虽然标准放疗后放射性坏死不能完全避免,但发生率很低。标准放疗之后再行X-刀或伽马刀、质子刀等治疗,大多数病人会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因此,提醒广大胶质瘤患者,进行X-刀或伽马刀等放射性“刀”治疗前一定要对治疗的远期后果有一个了解,以避免出现过度治疗给您或家人带来危害。如有疑问,欢迎拨打肿瘤治疗热线:400-082-1008.
阅读:伽马刀治疗哪些脑瘤及副作用 伽玛刀治疗肺癌前后有区别吗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