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得了胆囊癌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很多人会在体检报告中检查出来的病状,很多人一看到病变两个字,就会非常担心,因为在他们眼里看来,胆囊息肉样病变这就是得了胆囊癌啊!那么得了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得了胆囊癌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生长在胆囊壁,向胆囊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的统称,也就是俗称的胆囊息肉,直径从2-3mm到10mm以上,发病率约为6%。胆囊息肉可分为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其中假性息肉以胆固醇息肉为代表,占胆囊息肉的95%以上,真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
胆囊息肉样病变其实指的是胆囊息肉的总称,并非指癌变,那么胆囊息肉和胆囊癌有关系吗?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受到息肉类型、大小、患者病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胆囊癌的发生与息肉的大小有关,腺瘤性胆囊息肉与胆囊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径小于10mm者癌发生的几率为1.0%;直径在10mm~22mm之间癌变的几率为2.4%;直径在30mm以上癌变的几率可高达10%。所以一旦得了胆囊息肉,还是需要立刻治疗,不可草草处理。
查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数量、生长速度、彩色超声下是否有血流信号等多个因素进而决定是定期随访还是采取积极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见一下进行手术治疗。
超声影像可以很好地查出胆囊息肉样病变,它不仅可以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血管形态特征,还可以观察局部胆囊壁连续性并对其分型,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参考依据。除此之外PET-MR,PET-CT对于胆囊癌的发作与复发转移,能够很快地找到病灶,是癌症患者的福音。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