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做PET-CT(下)
上一部分主要讲了PET-CT是什么。PET-CT什么时候做?根据主要肿瘤患者的分析,今天继续补充什么时候做PET-CT。
1.在肿瘤患者随访期间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新的肿大淋巴结和肺结节,或随访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PET-CT检查可用于确定是否有肿瘤转移或复发。
2.治疗后肿瘤残留物与治疗后纤维化或坏死的区分:
普通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治疗后无法评估局部残留情况。PET-CT检查可以评估病变区域的细胞代谢情况,可以识别病变的肿瘤残留、纤维化或坏死,避免过度治疗。
3.寻找转移灶和寻找原发肿瘤灶:
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或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的人,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原发灶,高度怀疑有恶性肿瘤的,可以通过PET/CT进行全身扫描,找到原发肿瘤。
4.提供准确的肿瘤生物靶区轮廓信息,指导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
以肺部占位和肺不张患者为例,当CT检查不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实际边界时,PET-CT可以准确显示代谢活跃的肿瘤区域,从而为勾画放疗靶区提供准确依据,进一步减少放疗副作用。
5.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金标准”:
淋巴瘤通常有肿大的淋巴结、骨骼和肝脏受累。通过PET-CT了解全身的糖代谢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初期、二期及治疗的疗效评价,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6.不明原因发热、副肿瘤综合征和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患者的肿瘤检测:
PET-CT显像可用于辅助判断发热、副肿瘤综合征和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鉴别是否存在肿瘤,引导穿刺活检定位代谢性病变,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或感染性病变。
7.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PET-CT能准确定位病灶,做出术前评估。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可通过PET-CT脑代谢显像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还可与血管性痴呆等其他类型的痴呆相鉴别。
8.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PET-CT是评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存活心肌的“金标准”。PET-CT心肌代谢显像可用于术前了解受累心肌的活动情况,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评估疗效。
9.其他的
PET-CT检查还可用于辅助诊断不明原因的疼痛、感染、风湿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等。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