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咖啡可诱发胰腺癌发生?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15/01/08 14:37 阅读:366
分享

    咖啡从国外传到国内已经有40年的历史,很多报道都称饮用咖啡有益健康,但从2011年开始,研究再次发现长期过量的饮用咖啡会引起胰腺癌,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学者对此观点深信不疑。关于胰腺癌与咖啡的故事我们来一起了解下。


    胰腺癌与咖啡的故事:


    Brian MacMahon是曾经长期执掌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大旗的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于1981年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著名的研究报告《一份关于饮用咖啡与胰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称“饮用咖啡与胰腺癌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在对吸烟的影响做出调整后,天天饮用不超过2杯咖啡人群,男女两性合并胰腺癌相对危险性(RR)为1.8,天天饮用超过3杯以上RR为2.7”,从而得出结论:“非常大比例胰腺癌的发生归因于饮用咖啡”。


    简单来讲,就是饮用咖啡增加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这份著名专家在著名杂志发表的著名研究报告,犹如一颗重磅“咖啡炸弹”,一时间震荡了整个西方世界,迅速全面“覆盖”了《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等著名主流媒体的头版。当时,有的媒体为了渲染其真实性,称Brian MacMahon本人彻底放弃饮用咖啡,代之以茶叶。


    原因非常简单,咖啡是全世界消费量很大的饮料,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业化国家人口长年饮用咖啡,据2004年一份报告称全球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1.1公斤,西方国家为4~5公斤(在相关统计中中国这一数字一直是0)。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告引发咖啡爱好者强烈的反弹和咖啡生产商的严正抗议。学界也迅速做出反应,许多科学家指出该研究设计上的不严谨以及在病例和对照组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偏倚,质疑结论的可信性。不少研究机构快跟进,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咖啡研究热潮。



    咖啡导致胰腺癌的真相!


    据统计,迄今公开发表的有关咖啡与胰腺癌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超过500多份。随着研究的深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虽然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包括Brian MacMahon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内的大部分研究否定了咖啡与胰腺癌危险性的关联性。特点是,越是后来的、设计更严谨的研究越是倾向于否定两者之间的阳性相关性。近来的某些研究甚至认为咖啡是胰腺癌和其他一些消化道和非消化道癌的保护因子。


    199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包括21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在调整了吸烟影响后,得出结论是缺乏证据支持咖啡与胰腺癌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997年,美国爱荷华州健康研究所(IWHS)对33976绝经后妇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每周喝超过17.5杯比每周消耗少于7杯人群危险性增高2倍(RR为2.15).  2001年,来自美国卫生保健随访研究.(HPFUS) 和护士健康研究(NHS)的两个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女性还男性,咖啡摄取与胰腺癌危险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关联性,合并RR为0.62。


    2002年,来自日本癌症风险评估联合队列研究包括110792男性和女性组群的队列研究发现,与不喝咖啡人群比较,天天喝少于4杯胰腺癌RR,男性为0.75,女性0.31,;然而天天消费4杯以上人群RR在男性3.19,女性1.80。就是说,少喝不增加胰腺癌风险,而倘若天天喝咖啡超过4杯,则风险增加2~3倍。


    2007年,同样来自日本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包含102137人经过平均11年左右随访发现,与不喝咖啡人群比较,天天至少喝3杯咖啡的男性胰腺癌风险降低(RR0.6),可是总体上没有发现咖啡消费与胰腺癌风险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合并RR0.8)。


    流行病学研究中,双胞胎可以避免遗传偏倚,因而是非常好的研究对象。


    2002年,瑞典双胞胎登记队列研究发现,与天天喝2杯咖啡或者以下人群比较,天天喝7杯以上咖啡与胰腺癌之间存在明显负性相关,RR为0.4。芬兰年人均消费咖啡高达12公斤,是咖啡消费冠军国,1995年和2012年的两项队列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均没有发现咖啡消费与胰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2011年,有意大利学者完成的包含37项病例对照和17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病例对照研究RR1.10,队列研究RR为1.04,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要强调的是,2011年一份由中国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完成的包含671 080人、平均随访14.9年的、14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与不喝或极少喝咖啡人群比较,常常喝咖啡人群胰腺癌合并RR为0.82,低到中等的咖啡饮用者RR 0.86,常常大量饮用者0.68 。分组分析发现,在男性常常喝咖啡与胰腺癌风险降低相关,天天每增加1杯咖啡胰腺癌风险约降低3%;这种相关性没有在女性组观察到。



    咖啡诱发胰腺癌的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受多重因素影响,结果难免受到混杂因素,或选择偏倚干扰,实验室研究则可控性更好。咖啡包含上千种各种不同化合物,咖啡因是已知的可以引起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或者促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破坏作用,是一种可能的致癌因子。然而,同时有研究发现,咖啡中的某些成份具有抗氧化性和针对各种诱变剂或致癌物质的抑制作用,因而,总体上不能明确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知名知名机构观点


    美国癌症协会基于科学研究证据认为,高龄、酒精、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吸烟、胃病、男性和高脂和红肉类饮食等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并明确指出,缺乏证据支持咖啡与胰腺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为什么80岁还得胰腺癌?胰腺癌发病年龄是多少 胰腺癌是很严重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极差。通常来说,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胰腺癌发病发病年龄多数情况下集中在45-70岁,但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也会比较高。胰腺癌的发生的确与年龄存在很大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致癌物质在不断累积,自身免疫机制功能逐渐减弱,老年人免疫力薄弱是导致胰腺癌发生的原因之一。[详细] 胰腺肿瘤是怎么引起的?胰腺癌严重吗? 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部位是胰头部,是由于胰腺组织细胞增生引起的疾病。但其更前端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表明具有多样性,包括生活习惯、遗传、其他疾病引发、基因突变等。胰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胰腺肿瘤也就是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一种肿瘤,病情很严重,治疗难度也非常高。[详细] 有哪些人容易患有胰腺癌?这些高危人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要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除了合理饮食之外,以下这些高危人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详细] 为什么会得胰腺癌呢?为什么无缘无故就得胰腺癌呢? 很多人都会“闻癌色变”,对胰腺癌这个“隐形杀手”还是顾虑重重的。其实,胰腺癌潜藏我们身体,也潜藏在以下这些生活习惯中:[详细] 预防胰腺癌应该吃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胡吃海喝,很多人都因此患上;胰腺癌。并且恶性肿瘤里常见的就是胰腺癌了。胰腺癌这些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随着医学发展迅速,但是彻底的治好胰腺癌还是很困难的。胰腺癌晚期,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那么今天,小编就叫你预防胰腺癌应该吃什么食物。[详细] 胰腺癌患者胰腺害怕的两类食物是什么? 众所周知,胰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进步迅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变好,这导致了很多人引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毛病。那么,对于胰腺害怕的两类食物,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详细] 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但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 [详细] 为什么说胰腺癌凶残?胰腺癌为什么那么凶险?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功能,体积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等脏器邻近,故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详细] 胰腺癌患者术后该如何康复锻炼,长期卧床好吗? 早期胰腺癌,他的生存时间还是很长的,他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如果体力可以,完全可以正常工作。当然你手术做了一个扩大手术,外科医生把你很多脏器都切除了,那么你体质比较虚,你就在家里休养,但是家里休养,并不是说长期卧床,你也要适当的活动,活动程度范围多大,完全根据你的体力。[详细] 胰腺癌要与哪些疾病区分开? 临床上面,我们对那些腹痛,或者对怀疑胰腺癌的病人,要和哪些疾病区分,因为毕竟一旦诊断胰腺癌,对病人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疾病。[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