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多久会病变成癌症?如何发现并治疗呢?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1/02/24 16:51 阅读:428
分享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那么肠息肉多久会病变成为癌症?如何发现并治疗呢?
  有研究显示,80%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的,那么什么是肠息肉,早期发现肠息肉,在癌变之前切除,是不是就可以预防大肠癌了。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指的是肠粘膜的隆起性病变,是一个统称,肠息肉包含了一大类的疾病。大肠息肉多见,小肠息肉比较少见,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等。其中以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多见。

  肠息肉的症状

  小的肠息肉,一般都没有任何的症状,很多人都没有早期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出现黑便,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直肠息肉还可以从肛门脱出,可见一个肉球从肛门脱出。

  肠息肉的危害

  一般而言,炎症性息肉可以自行消褪,或者在抗炎治疗后消褪,而腺瘤性息肉是不能够自行消失的,而且会越长越大。

  腺瘤性息肉会有一定的恶变几率,据统计,80%左右的大肠癌均是由结肠息肉恶变而来。肠息肉如果不作处理,会慢慢的变大,细胞突变,恶化成结肠癌。从结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

  如何早期发现肠息肉

  由于绝大部分肠息肉都是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的。所以,早期发现肠息肉只能靠定期的体检,定期的做肠镜。根据新的指南,成年人应该从45岁以后开始接受肠镜检查,如果第 一次肠镜没有发现问题,建议5至10年后再次复查肠镜,因为息肉恶变的时间需要5-10年。

  肠息肉的治疗

  小于3cm的息肉,内镜医生可以在肠镜下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大于3cm的,或者怀疑息肉有恶变的,以及多发的息肉,可能需要做肠段切除。

  息肉切除后的注意事项

  肠息肉切除以后,肠粘膜上面就会有一个创面,术后需要禁食水一段时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且需要卧床一段时间,观察有没有伤口有没有出血,患者有没有出现便血,或者黑便。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直肠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和直肠癌有关联吗? 直肠内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称为多发性息肉,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息肉,比如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有遗传而且数量很多,大小不一样,一般属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癌变率较高。[详细] 结肠癌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众所周知,结肠癌患者并不是可以吃所有食物的。那么有结肠癌有什么饮食事项哪?今天由小编为你介绍结肠癌的饮食注意事项。[详细] 原发肿瘤大小对结直肠癌生存的预测和预后影响 病理分期对于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是结直肠癌(CRC)患者的T分期根据肿瘤浸润的深度,并不考虑肿瘤大小。因此,CRC患者的肿瘤大小对于临床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来自美国的学者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原发肿瘤大小对所有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测和预后影响。相关结果发表在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上。[详细] 有什么是可以有效降低患直肠癌的风险?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详细] 结肠癌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因素包括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运动量减少,遗传因素以及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详细] 溃疡性结肠炎会变成结肠癌吗?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以及贫血消瘦低热等全身症状,合并肠梗阻时容易被漏诊及误诊,延误治疗。[详细] 结肠癌术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肠癌很多患者都会选择手术治疗。那当患者进行结肠癌术后出现营养不良症状,该怎么办呢?[详细] 三大高发癌症不同年龄肿瘤特征大不同——结直肠癌 尽管所有年龄段患者中都有不同的肿瘤亚型和分子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的分布有明显变化。随着年龄增加和免疫系统衰老,累积的DNA损伤可能会起作用,但不足以解释上述所有观察结果。更好地了解这些特征和背后的生物学过程,有助于改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个体化癌症诊疗。[详细] 出现这几个症状竟然是晚期结直肠癌! 在从晚期结直肠的魔掌中成功逃离后,这个35岁的年轻母亲呼吁大家,一定要警惕这些癌症症状,并且告诫大家,这种癌症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离癌症很远。[详细]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吗?哈佛专家:关键要吃“对”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经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二高发癌症。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阿司匹林有潜力预防结直肠癌。然而,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相关建议草案,在全面回顾新现有证据后提出“低剂量阿司匹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或死亡率的证据不足”,在阿司匹林抗癌益处方面打了个问号。[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