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肠癌比大肠癌罕见得多?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1/01/06 15:12 阅读:809
分享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的重要消化器官小肠很长—全长约600cm,占胃肠道全长的70%~80%,且其粘膜表面积很大约为200cm2,虽然有如此的长度和如此大的表面积,但是小肠原发性肿瘤很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5%。

  小肠恶性肿瘤更为罕见,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4%。小肠原发性恶心肿瘤中腺癌多见,占27%~58%,其次为类癌,恶性淋巴瘤,肉瘤和小肠恶性间质瘤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西方国 家小肠癌的年发病率约为2.2~5.7/10万人口,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而且男性稍稍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占47%~63%。小肠癌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并且尽管内镜检查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比如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等),但早期诊断仍然困难重重,确诊时多数已到晚期。

  小肠癌症无明显特异性,早期可无任何不适。国内外多个研究资料显示进展期时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

  腹痛

  腹痛是为常见的症状。可因肿瘤表面溃烂,刺激肠管引起肠痉挛所引起,也可因肠梗阻或者肠套叠所致。当肿瘤巨大,突入肠腔,可引起肠腔阻塞;肿瘤侵犯肠壁可引起肠管狭窄,梗阻。这类梗阻较多鉴于小肠恶性肿瘤。肠套叠多半是小肠良性肿瘤所致。可急性发作,也可反复慢性发作。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较常见的小肠癌的晚期症状,溃疡型腺癌表面因血管糜烂、破溃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大便呈现黑便或暗红色,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长期慢性失血则有贫血。

  小肠的蠕动远远快于消化道其它部分,食管和胃的蠕动很慢,并且有节律。大肠的蠕动也是很慢,不少人有慢性便秘。而小肠的蠕动是快速的、几乎24小时在蠕动,并且没有一定的规律。小肠的高速转运可能会减少小肠壁与肠内容物中癌症诱导因子的接触时间。

  小肠中细菌含量少,几乎都是帮助消化的益生菌。

  小肠粘膜下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甚至大的淋巴细胞团。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卫士,可以杀灭细菌、毒素、甚至癌细胞。一旦有异物,早期会被淋巴细胞消灭。

  所以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表明小肠癌发病率远低于大肠癌。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直肠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和直肠癌有关联吗? 直肠内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称为多发性息肉,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息肉,比如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有遗传而且数量很多,大小不一样,一般属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癌变率较高。[详细] 结肠癌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众所周知,结肠癌患者并不是可以吃所有食物的。那么有结肠癌有什么饮食事项哪?今天由小编为你介绍结肠癌的饮食注意事项。[详细] 原发肿瘤大小对结直肠癌生存的预测和预后影响 病理分期对于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是结直肠癌(CRC)患者的T分期根据肿瘤浸润的深度,并不考虑肿瘤大小。因此,CRC患者的肿瘤大小对于临床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来自美国的学者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原发肿瘤大小对所有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测和预后影响。相关结果发表在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上。[详细] 有什么是可以有效降低患直肠癌的风险?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详细] 结肠癌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因素包括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运动量减少,遗传因素以及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详细] 溃疡性结肠炎会变成结肠癌吗?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以及贫血消瘦低热等全身症状,合并肠梗阻时容易被漏诊及误诊,延误治疗。[详细] 结肠癌术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肠癌很多患者都会选择手术治疗。那当患者进行结肠癌术后出现营养不良症状,该怎么办呢?[详细] 三大高发癌症不同年龄肿瘤特征大不同——结直肠癌 尽管所有年龄段患者中都有不同的肿瘤亚型和分子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的分布有明显变化。随着年龄增加和免疫系统衰老,累积的DNA损伤可能会起作用,但不足以解释上述所有观察结果。更好地了解这些特征和背后的生物学过程,有助于改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个体化癌症诊疗。[详细] 出现这几个症状竟然是晚期结直肠癌! 在从晚期结直肠的魔掌中成功逃离后,这个35岁的年轻母亲呼吁大家,一定要警惕这些癌症症状,并且告诫大家,这种癌症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离癌症很远。[详细]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吗?哈佛专家:关键要吃“对”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经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二高发癌症。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阿司匹林有潜力预防结直肠癌。然而,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相关建议草案,在全面回顾新现有证据后提出“低剂量阿司匹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或死亡率的证据不足”,在阿司匹林抗癌益处方面打了个问号。[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