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怎样进行图像融合?
PET-CT融合后的图像既有精细的解剖结构又有丰富的生理、生化功能信息,能为确定和查找肿瘤及其他病灶的精确位置定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PET-CT图像融合是什么?
PET-CT图像融合是指将相同或不同成像方式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变换处理,使其空间位置和空间坐标达到匹配。图像融台处理系统利用各自成像方式的特点对2种图像进行空间配准与结合,将影像数据注册后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影像。
PET-CT图像融合怎样进行?
PET-CT同机融合(硬件融合、非影像对位)具有相同的定位坐标系统,对患者扫描时不必改变位置,即可进行PET-CT同机采集,避免了由于患者移位所造成的误差。采集后2种图像不必进行对位、转换及配准,计算机图像融合软件便可方便地进行二维、三维的精确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同时显示出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代谢活动,简化了整个图像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难度、避免了复杂的标记方法和采集后的大量运算,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配准问题,图像可靠性极大提高。
PET-CT图像如何校正?
PET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康普顿效应、散射、偶然符合事件及死时间等衰减因素的影响,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出现图像质量失真,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更真实的医学影像。同位素校正得到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通常为12mm,而X射线方法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为1mm左右,图像信息量远大于同位素方法。用CT图像对PET进行衰减校正,使PET图像的清晰度大为提高,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同位素穿透源校正的效果,提高分辨率25%以上,提高校正效率30%,且易于操作。
校正后的PET图像与CT图像进行融合,经信息互补后得到更多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关系的信息,对于肿瘤患者手术和放射治疗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维采集的灵敏度在视野中心为很高,PET-CT拥有3个图像处理工作站,其中2个超高速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对PET和CT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图像重建,另外1个工作站进行PET-CT的图像融合。PET-CT采用迭代图像重建方法进行三维立体、多层面、器官表面等多种重建,迭代方法计算复杂,但精确度高,重建的图像可同时显示横断、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的层面,并可任意改变重建的位置和层厚,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关阅读:PET-CT到底是什么检查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