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爱刷牙吗?小心食道癌
随着环境等等的变化,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患食道癌的患者,比例随之升高。而且食道癌多发于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出了将近四倍的数据。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一种可导致牙龈疾病的细菌——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和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期刊《传染媒介和癌症》上共同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在美国每年有15000人确诊患有食道癌。这种癌症多发于食道或食管,食道是连接咽喉和胃的消化管道,食物沿食管下行至胃。食道粘膜衬里主要含两种细胞,这也是食道癌主要分为食道腺癌和食道鳞癌两种类型的原因。后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多发。已知食道癌的致癌因素包括化学污染、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和年龄增长。这些因素也可引发许多其他种类的癌症。
癌症早期难以诊断,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确诊癌症后蔓延迅速,预后不佳。因此研究团队在他们的研究中化验了100名食道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另有30个未患这种癌症的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他们测试了三类食道组织的取样,包括癌细胞组织、从临近癌细胞组织旁提取的非癌组织、对照组的正常食道组织。
结果显示61%的癌细胞组织样本测出存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而临近癌细胞的非癌组织中现有12%含有这种细菌。正常组织样本则显示零存在。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牙医学院口腔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助理教授,也是研究的共同作者王汇智(音译)说:“这些发现为确定细菌感染是引发食道鳞癌的新风险因素提供了第一手直接证据。并且这种细菌还可以作为这种癌症的预后生物标记物。”
他指出如果这项发现得到进一步确认,那就意味着清除一种常见的口腔细菌就将使食道鳞癌患者数量大大减少。为了检测出组织样品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人员以赖氨酸-蛋白酶的基因表达作为量化指标,它是这种细菌独有的一种酶。他们还检测了这种细菌细胞的DNA痕迹。
他们发现这这种酶和细菌的DNA二者在食道鳞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中比癌组织周围提取的样本及对照的正常组织中明显存在更多。研究团队还发现测出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水平与其他量化指标相符,例如癌细胞分化的程度、转移(扩散范围)和总生存率水平。
王教授就这一点的原因解释做出了两种推测。要么食道鳞癌细胞是细菌繁殖的“理想居所”,要么细菌感染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癌细胞扩散。如果原因是癌细胞为细菌提供居所,那么简单的抗生素就能治疗。也可以通过利用基因技术直接靶向细菌较终消灭癌细胞。
阅读:正确的饮茶方法可预防食道癌 预防食道癌这些习惯必须改掉
王教授提到下一步将证明牙龈卟啉单胞菌直接导致食道鳞癌。这将是一项重大发现,并且告诉我们:“研究将证明加强口腔清洁卫生会降低患食道鳞癌的风险。对牙龈牙菌斑进行筛查可识别易感者,以及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方案可阻止食管癌恶化。”
荐 相关文章
